含悲抒大憾 鮮血奠青春
——關(guān)于連環(huán)畫《楓》
一對品學兼優(yōu)的青年在戀愛的季節(jié)里戀愛了,為革命理想所驅(qū)使又一起投入到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火熱之中。他們分屬了斗爭的兩派,在中央“文革”的支持下開始了真槍實炮的武斗。武斗中她仍然渴望著愛情!昂鋈凰龔纳磉叺臈鳂渖险聝善t透了的楓葉,說:‘給我捎個信……’她飛快寫完,疊起和楓葉一起遞給我:‘別叫人看見,親手給李紅剛,好嗎?’這是兩片火焰般的并蒂的楓葉!保10幅)但是,“‘紅剛:一切都好嗎?想念你,又恨你!我知道你的心,到了勝利的那一天,一切都會如愿以償?shù)摹谀慊氐矫飨母锩肪上來以前,我們是沒有任何個人幸?裳缘摹D銘摲锤暌粨,盡快覺悟……”(26幅)盧丹楓沒有看到勝利的那一天,在武斗中死去;李紅則也沒有看到勝利的那天,被“判處死刑,立即執(zhí)行”。“那天,刑車從人群中駛過。我沒有去看,我只是在一條靜僻的路上漫步沉思。路的兩邊,楓葉又紅了,像一叢叢燒得旺旺的火。那火紅的樹冠,簡直像剛從傷口噴射出來的血,濃艷欲滴……”
這就是《楓》的故事,“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”。青春是美好的,理想是美好的,愛情是美好的,這些人類社會最有價值的東西,被赤裸裸地徹底毀滅了。中國人精神和肉體被林彪、“四人幫”封建法西斯專政肆無忌憚地踐踏、蹂躪,“人”的社會變成了只有“神”和“獸”的地獄!稐鳌肥抢呛⒒氐饺碎g撕心裂肺的第一聲啼叫,是割開“文革”毒瘤鮮血淋淋的第一刀,也是中國連環(huán)畫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的第一座豐碑。
《楓》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藝術(shù)欣賞的范疇。她的發(fā)表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,有人懷疑、驚恐,繼而是咬牙切齒地憎恨、污蔑、咒罵。但是更多的人是興奮、歡呼、支持、頌揚。由此展開了一場大討論。如果說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”的大討論結(jié)束了思想世界的現(xiàn)代迷信的黑暗,那么關(guān)于《楓》的大討論則點亮了情感世界人道主義的明燈。她是那個時代最深刻、最強烈、最憾人的吶喊。在人民最需要自己的藝術(shù)的時候,《楓》的作者們站到了人民藝術(shù)的前列。顧炳鑫代表老一代連環(huán)畫家向《楓》的作者表達了最誠懇的致敬,夏葆元等有才華的中青年畫家為《楓》作了最有力的聲辯,廣大人民群眾給予了《楓》最熱情的支持。一年后,素以藝術(shù)尺度嚴厲、眼光兇狠,不說假話“犟如!钡膰嫶髱熑~淺予仍念念不忘地寫信給姜維樸:“最近翻了翻1979年8月連環(huán)畫報,《楓》仍然吸引著我,建議將這套畫以原大小,精印一單本,以供廣為傳布,不知(人美)辦得到否?”今天人們?nèi)匀粚θ嗣衩佬g(shù)出版社懷有這樣深深的追問。
文:段興誠
|